
2018上半年胡老师(小文)初中辅导总结-学习贵在珍惜
这一次,有三位马上要中考的初中生在小文(胡老师)这里辅导。
我们都说,对于人生,无论遇上好与坏,个人经验的累积始终在不停增加。
我们把三位学生分称为女生甲、女生乙及男生凯(均只是化名)。
一:女生甲的故事
女生甲在小文这里已经辅导过一段时期,在取得一定的进步以后就稳步不前了。
这也是小文辅导生涯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在一开始,学生名次很差的情况下,很多人还是有着好强之心,迫切地想改变这一现象,因此具有比较大的主动积极性,当然也有从一开始就彻底自暴自弃的类型。
但往往是在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以后,这个危机感就消失了,特别在者分数明显上来以后,学生感觉不再那么丢人,甚至有时候老师也表扬了,那么继续努力学习的动力就下降了,这时候就表现不在进步,然后分数出现摇摆现象。
这时候学校老师就出来游说了,很多时候家长是坚持不住学校任课老师(特别有时候是多个任课老师一起)的轰炸式宣传,然后去了学校老师那里辅导。
甲同学在回学校老师那里辅导一个学期以后,完全被打回原型。这下家长坐不住了,在中考这个学期又重新返回来找小文。
对甲同学重新进行了学业检测,小文发现:女生甲的化学知识回到了一无所知的状态,重点在于经历了这么一折腾,已经对化学这门课完全提不起学习兴趣,顺带直接内心上放弃了整门科学。在辅导了几节课时以后,小文发现甲同学真心学不进科学了,加上时间也非常有限,小文不得不全力转向辅导她更可能有进步的数学。
科学总分160分,分值大的原因在于知识点多,可以再细分为物理、化学、自然。放弃科学实际是很多时候就意味着中考成绩不理想,上不了普高。
甲同学最后的中考科学得分为60多分,这实际上从她放弃科学那一时刻就决定了,只是人呀不到黄河心不死。
对于基础很薄弱的学生来说,肯定仅能从最基础的部分重新学起。
这世上,有些事,或许可以跳跃,但只有在学习文化知识这件事上,是没办法跃进式地进行。有些人能跳级,那也只是人家学得快,知识点上还是一块也没办法漏。
对甲同学的数学辅导,原打算是从初一开始重新讲解,重新练习,但甲同学这时候已经静不下心来那么一步一步的节奏进行。
我们不得不承认到了最后一个学期,学习时间上的确很紧,可是学习就是这样,只能一步一步扎实地来完成,弄懂多少就进步多少。
强背强记强理解的模式,虽然可能暂时取得一定的分数提升,但注定120总分的数学用这模式肯定超不过90分。
对于想考入普高的学生来说,这样的进步等于忽略,达不到录取分数不就白折腾了。
重要的问题是:这样的强记模式会让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更累,无论是高中还是技校,数学还是一样必考必学的一门课。强背强记的模式的后遗证就是到了高中会对数学更彻底失去信心。
但这里不得不提到现在名气如日中天的马云,就愣是用这种模式把高考数学分数从个位数突破到72分的地步,也算是一种成功。
所以凡事也没那么绝对,只要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完全激发出来,一个人完全可以自己从零开始学好数学甚至是任何一门课。
同时,从历史的经验上告诉我们,这样的自我激发往往需要人到了生死边缘的时刻或者是在人受到极大的羞辱情形下有概率启动(马云正是后者)。
但在现今的安逸及和平生存环境下,很少发生这样的情形,也就很少能出现这样的学生。
甲同学在最后这个初中学期,选择了自己努力地完成数学作业,努力地去自我理解,不需要旁人的解答及辅助,也从不问小文这个家庭教师来解答作业中遇到的问题。真心地,相对她的学业底子,肯定是做得又累很慢又没效率。
但这时候一切的劝解,都在她自己的焦虑中化为乌有。一而再三的劝解有时候就会成为反作用力,所以小文这时候也真只有尽人事的地步了。
甲同学的数学进度相当慢,最后奇迹并未能创造。
学生甲的中考成绩不理想是自然的,小文劝解学生家长让她读技校,因为在数学基础太差的情况下去读普高,意味着高中的数学成绩很难有起色而且学得会又累,进而影响所有课程。
还有另一方面,甲同学的英语学习上并没有足够的主动积极性,也就是说将来的英语成绩也不能足够高以用于弥补一下别的弱项。
上普高,语数英必考,如果数学跟英语成绩都不理想,那考上好大学的概率就会很低。
这种情况下,小文的建议不如让孩子上技校,把学习范围缩小,少而专。
不得不说,在目前的中国大环境下,真正少而专的人才非常吃香。只可惜,大家普遍觉得技校不好,丢面子。
最后甲同学家长还是选择花费一笔钱把孩子送入了一所民办高中,再后面的故事,小文就无从得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