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荣辉夕会故事
我谈“夕会故事”
——题在扉页的话
安徽省无为县实验小学 彭荣辉
238300 0565-6331086 202prhxiao@sohu.com
我的创设“夕会故事”系列专题,追根溯源,似乎非得寻出贾志敏老师的“国旗下的演讲”不可。贾先生是校长,且是国内小语界一位闻名遐迩的名师。站在国旗下,面对着芸芸众生,说些信手拈来的话,自有着太多的方便。而我,一所名不经传的实验小学里的一个小学语文教师,极平凡而普通,苦于无职无名的便利,可又着实想着能够像贾先生那样为孩子们做些实事,于是,在绞尽脑汁之余,便只得寻出兼班主任之职时每日下午放学后十分钟的夕会时间,来作为自己努力的阵地,为孩子们满怀激情地苦心经营。
感谢意大利著名作家亚米契斯。因为他的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在给我的专题命名方面,确实提供了较多的启示。记得里面的学生常做的作业,是一种叫“每月故事”的东西。于是,我便想到我的专题应该就叫“每日故事”——毕竟,我也是天天给孩子们讲啊!可是,稍加琢磨,便颇觉不妥,这样未免有嫖窃之嫌呢。这般命名,没有创意不说,要是亚先生的子嗣忽地有一天寻来,硬是说我侵了他祖先的这个权那个权,我的麻烦可是大了去了。如此,给专题命名一事,对于我这样一个历来循规蹈矩惯了的人来说,便成了一件极为忧心的事情。纠缠不清,却又总不能已。以致于一段日子常常寝室难安,夜不能寐。直至学校“夕会”一词的提出,方才释然。于是,“夕会故事”就此定名。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夕会故事”的主题,从根本上体现的仅仅只是四个字。那就是:教书育人。从题材的选择上,本着激发孩子们听、读的欲望与兴趣,使其宜于获得学习和做人的教育与启迪的原则,力求选取贴近孩子们生活、发生在孩子们的身边的、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些真人真事,让“夕会故事”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看到的,听来的,想起的,皆可随手拈来,入成“故事“,从而在极大的理性程度上,增强了孩子们对平凡、点滴现实生活的感悟,领略到生命的真谛。
或许有人要问:彭老师,你如此作秀,究竟意欲何为?言语间,似乎能闻出丝丝悻悻的味道。我不恼。我想,我能说的,或许只有一句话: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若还是不依不饶,我至多也就再加上一句:我也曾经是个孩子,将心比心吧!此外,再无多话。
临了,需要补充的是,因了知识的匮乏及能力的局限,所言所写,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诸位读者朋友见谅,也衷心希望能够多多批评指正。尤其是故事文采方面,甚是遗憾!
荣辉于实验小学
2004年6月20日星期日